若您对半导体/芯片/光器件模块/光纤通信等感兴趣
欢迎关注我们!
AI的发展,特别是大模型,对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这个需求,我们称之为 Scale Up,它和传统的 Scale Out 不一样。Scale Up 的核心在于要把成千上万个 GPU 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协同计算单元。

那么,Scale Up 具体对网络有什么要求呢?
首先,是带宽。这个需求非常显著,大约需要提升 10 倍。举个例子,像 NVIDIA 的 GB200 超级芯片,每个 GPU 所需的内部互联带宽高达 7.2 Tbps,这远远超过了我们目前网卡 800 G 的水平。

其次,是连接距离和类型。当计算从单个机柜扩展到多个机柜时,铜缆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我们必须转向光学连接。
第三,是可靠性。这么多 GPU 作为一个整体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所以稳定性至关重要。
第四,是延迟。要保证 GPU SuperPod 的性能,低延迟是必须的,这就需要高性能、低 BER 的 FEC 技术。
最后,当然是功耗和成本。我们希望光模块的功耗远低于 GPU 本身,最终目标是最大化每瓦特电力、每美元成本所能产生的计算效能。
谈到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技术,硅光子技术已经经历了大规模现场部署的考验,证明了其极高的可靠性。
已有公司的硅光子芯片,累计部署时间已经超过 400 亿设备小时,FIT 率非常低。

基于硅光子的 1.6 T 光收发器,在 200 G PAM4 调制格式下性能非常稳定。


更多关于1.6T硅光模块知识可以参考:
而且,结合了新型材料 TFLN 的混合硅光子方案前景广阔,有望将单通道速率进一步提升到 400 G PAM4。

我们再来看看光模块本身的演进。
可插拔光模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PLO,依然是当下的主力。

采用商用交换机进行的早期测试显示出良好结果,其 BER 下限极低。

同时它的功耗在持续降低,随着 DSP 芯片工艺进步到 3 nm 甚至 2 nm,1.6 T 模块的功耗可以降到 16 W 以下,能效达到 7.5 pJ/b 以下。若采用线性直驱技术 LPO,更有望做到 5 pJ/b,这对降低数据中心总功耗意义重大。

除了功耗,成本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根据行业预测,可插拔光模块的价格会持续下降,预计到 2030 年,1.6 T 模块的每 Gbps 成本将低于 0.1 美元。

(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
通过更高程度的硅光子集成,比如做成 64 通道 200 G 的 12.8 T 模块,成本还能进一步优化。
以 OIF 高密度连接器项目为例,其开发的新一代高密度 2D 电气连接器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这种高密度集成使其能支持 12.8 T 或 25.6 T 的带宽,并且设计 I/O 速率高达 224 G PAM4,未来更可演进至 448 G PAM6 或 PAM8。同时,它的模块尺寸紧凑,也能很好地适配 GPU 和 Scale-up 交换机。
再就是,由于采用了硅光子技术和更简化的设计,它的可靠性更高,BOM 数量更少,结合低功耗方案,能实现更低的 $/Gbps。
那么,光互联技术的未来会怎样演进呢?目前看有三条主要路径。

第一条是继续演进 PLO。可插拔光学具备开放的生态系统,易于维护和更换,通过线性光学和 CPC 技术实现了低功耗和高信号完整性,单模块传输容量可超过 10 Tbps。
第二条路径是近封装光学,也就是 NPO。它把光引擎放得离 ASIC 更近,减少了电通道损耗,同时支持 Open Socket 的概念,维护起来比下面的方案要更方便。

第三条路是 CPO,它将OE和 ASIC 放在同一个基板上,电通道损耗最低,性能潜力最大。
但它要求开发早期就绑定,技术选择受限,而且维修成本和难度都非常高,所以目前还在早期阶段。业界也在思考会不会有 Open CPO 的可能。
CPO 可靠性验证可以参考:
博通:51.2T CPO 可靠性数据与102.4T CPO 交换机
重点说一下 NPO 这条路径。它的 Open Socket 的设计特别有潜力。它兼容多种已部署的高速连接器,这些连接器本身已经支持每通道 200 G 的速率。
所以 NPO 最大优势是将 ASIC 接口与具体使用光还是铜连接解耦,给了系统设计者极大的灵活性,也促进了开放的、多供应商的生态系统,维修更换的成本和难度都低很多。
NPO相关主题可以深入阅读:博通&海思:VCSEL NPO/CPO与硅光 CPO
最后,总结一下:
- PLO 将继续演进,在成本、功耗和可靠性上不断进步;
- NPO,特别是 Open Socket 的形式,是下一步非常有希望的演进方向,它兼顾了性能和生态健康;
- CPO 虽然潜力巨大,但仍在发展初期,面临不少挑战。
感谢阅读!
参考:OCP2025-Optics for Scale Up.pdf
邀请您加入我们的社群,获取大量半导体芯片/光器件/光模块领域的Ebook、技术文档、趋势研报!

欢迎加入“半导体/光器件产业链交流群(已超300+人)”,请添加微信“OFC2025”,备注相关行业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