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CT百科

通信与信息领域内的知识性网站

Menu
  • 首页
  • AI与算力
  • 光纤
  • 无线移动
    • 3G
    • 5G
    • 4G
    • xRAN
  • 6G
  • 光通信
    • WDM
    • PON
  • 交换路由
  • 半导体
  • 光器件与模块
  • 核心网
  • 原理
  • 物联网
  • 云计算
  • 通信人物
  • 设计与工程
  • 科谱
  • 通信百科文库
  • 通信企业
Menu

MPLS,你可能没有真正搞懂!

Posted on 2024-04-102024-04-10 by ICT百科

本文译自networkfuntimes,作者Juniper Network网络工程师Chris。

本文目录:

  1. 失败的 MPLS 面试
  2. 认知错误
  3. MPLS 究竟是什么?
  4. 为什么需要隧道?
  5. 标签交换路径
  6. MPLS 意味着什么?
  7. SD-WAN 是 MPLS 杀手?

编者按:尽管 MPLS 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有关它的文章数不胜枚举,涵盖了从基本原理到 SR-MPLS 等方方面面。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实际上大多数网络工程师并没有真正理解 MPLS。Juniper Network网络工程师Chris通过他的个人经历对此进行了阐述。

失败的 MPLS 面试

大约13年前,我在一家ISP公司从事二线支持工作。每天,我都在处理被称作“MPLS电路”的客户问题。当时,我并不明白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我清楚自己每天都在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决定参加一次与MPLS相关的工作面试。

我至今仍记得我的第一次面试。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使用MPLS构建BGP-free core”。

我一头雾水。

我对面试官的问题毫无头绪,接下来又被问及流量工程和RSVP等问题……整个面试过程让我感到十分困惑。原来我对“MPLS”的理解完全错了。

那次面试让我认识到,当人们谈论“购买MPLS电路”时,实际上是在使用MPLS这个术语来特指MPLS的一个具体用例,而非更广泛的技术概念。

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你现在也很有可能正在犯这个错误。

认知错误

MPLS在实质上是支撑几乎所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技术。它并非一种会很快被取代的技术,事实上,它每年都在不断改进。

然而,每当提到MPLS时,总会有人声称“SD-WAN将取代MPLS”。但事实上,他们所指并非真正的MPLS,而是MPLS VPN,尤其是第三层MPLS VPN。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一误解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正是因为这种误解,很多人不再深入学习MPLS。他们听说这是一种即将被“SD-WAN取代”的技术,于是错失了MPLS背后实际、更广泛含义的技术。

MPLS 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长。

MPLS 是一种服务提供商用来管理网络流量的技术。

通常,路由器会根据目标 IP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然而,在大型网络中,特别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中,这种简单的方式就不够用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首先,这些网络需要处理大量的路由信息,每个路由器都必须知道整个互联网的路由信息,以便能够正确地转发数据包。此外,服务提供商可能希望为不同的流量指定不同的路径,而不是总是选择最短路径。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网络的两端设置两台路由器,并通过一个隧道来传输数据。这个隧道可以沿着我们指定的路径,或者根据路由器的约束条件计算出的路径传输数据包。

隧道传输数据包的一种方式是在数据包上添加一个标签,该标签告诉下一个路由器该数据包应该如何转发。这种标签的好处是接收路由器不需要查看目标 IP 地址,只需要根据标签来进行转发。

例如,下图中有十个路由器,R1 和 R5 之间有两条隧道。蓝色隧道采用最短路径,可以专用于最重要的流量。红色隧道采用较长的路径,可以用于不妨碍最重要流量的best-effort流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就是通过标签交换来实现这一点的技术。

它允许在数据包上添加标签,并根据这些标签来转发数据包,而不是根据目标 IP 地址。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大型网络中更有效地管理流量,并为不同的流量分配不同的路径。

为什么需要隧道?

原因有很多,以下是 MPLS 隧道的一些潜在用例:

1. BGP-free core:在核心路由器上运行时,不需要存储完整的互联网路由表,只需根据标签来转发数据包。

2. 优先级隧道:创建采用最佳路径的高优先级隧道,以及采用较长路径到达目的地的低优先级隧道,通过将流量映射到这些隧道,可以将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的流量分开。

3. 动态路径调整:可以在检测到网络拥塞问题时动态更改路径。

4. 资源优化:自动将低优先级隧道移动到不同的路径,以确保重要隧道能够访问最佳资源。

5. IPv4 到 IPv6 隧道:在 IPv4 核心上传输 IPv6 流量。

6. 多播隧道:在核心中运行多播隧道,如为客户提供 IPTV。

7. VPN 隧道:通过核心网对客户的三层或二层 VPN 流量进行隧道传输。

8. 连接服务提供商站点:大型服务提供商可以将较小服务提供商的两个站点连接在一起,使两个站点看起来像是合二为一,而较大的服务提供商则充当这些站点之间的隐形隧道。

这些只是 MPLS 在现代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的一小部分基本用例。

标签交换路径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了许多关于“隧道”的内容,实际上,“隧道”的另一个名称就是“标签交换路径”,而创建隧道的协议有很多种。

其中之一是LDP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可以创建遵循最佳路径度量的隧道,同时也可以执行IPv6隧道、客户VPN隧道以及无BGP核心等操作。

此外,还有RSVP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它以其流量工程功能而闻名。

另一种较新的方法是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特别是SR-MPLS,它也提供了上述许多功能。

MPLS允许在数据包上添加标签,然后根据这些标签来转发数据包。MPLS与BGP的结合可以为整个互联网赋能,因此MPLS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网络总是在变化,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如果一个18岁的年轻人今天开始在服务提供商行业工作,并在退休后仍然使用MPLS,那一点也不令人惊讶。这正显示了MPLS对现代互联网的重要性!”

MPLS 意味着什么?

MPLS的一个用例是通过核心网隧道传输客户VPN流量。

想象一下,一个客户在全国各地有数十个站点。每个站点都有至少一个私有IP地址范围的LAN,并且需要连接到其他站点的各个LAN。这种连接可以是全网状的,每个站点都可以访问其他所有站点,也可以只是在几个选定的站点之间,或者只是从总部中心向外扩展。

由于运行 MPLS 的服务提供商只查看数据包上的标签,而不是 IP 本身,这使得服务提供商能够使用 MPLS 为此类客户提供 VPN 服务。客户流量可以使用唯一的 MPLS VPN 标签进行标记,然后通过标签交换路径进行隧道传输。隧道另一端的接收服务提供商路由器将该 VPN 标签映射到特定客户,从而使该客户的流量在逻辑上与任何其他客户(甚至是使用完全相同的私有 IP 的客户)分开。

一般来说,MPLS VPN 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三层VPN”(有时称为L3VPN、IPVPN或VPNv4),服务提供商了解每个站点的LAN范围,并在自己的网络中发布它们,将它们标记为属于特定客户VPN。不论是用BGP、OSPF,或者可能只用静态路由,服务提供商的边缘路由器都有一个用于该客户VPN的三层路由表。

另一种是“二层VPN”,服务提供商不学习第三层IP范围,而是执行以下两项操作之一:

1)可以充当将两个站点连接在一起的虚拟线路,以便从一端进入的帧通过隧道传输到另一端。服务提供商不需要在这里学习MAC地址,因为从一端进入的所有流量都会在另一端发出。

2)充当虚拟交换机,服务提供商实际上可以在其中学习MAC地址。对于托管WAN电路的现场客户设备而言,它可以直接获知其他站点设备的MAC地址。但实际上,就像物理交换机一样,服务提供商正在无形地检查流量,了解所有MAC地址的位置,并相应地转发和洪泛流量。VPLS(虚拟专用LAN服务)和EVPN(以太网VPN)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两种不同方式。

MPLS 电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MPLS电路(MPLS circuits)这个词被用来代指MPLS VPN。

有趣的是,通过这些所谓的MPLS电路传输的数据包实际上并不携带任何MPLS标签!标签只出现在网络的服务提供商部分。客户现场路由器根本不支持MPLS。相反,WAN电路的服务提供商端的接口将从公共互联网中取出,并放置到客户的私有路由实例中。然后,服务提供商使用MPLS在其网络中传输VPN流量。

因此,严格来说,MPLS电路并不涉及任何MPLS技术。

这种误用的结果是,许多网络工程师错误地认为“MPLS”这个术语只有MPLS VPN 和 L3VPN一个含义。他们也不了解标签、标签交换路径、LDP 或 RSVP等相关概念。

SD-WAN是 MPLS 杀手?

自2010年代以来,关于“SD-WAN是MPLS的杀手”的言论层出不穷。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很多人只熟悉MPLS L3VPN,就宣称MPLS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MPLS一词还有另一个更广泛的含义。

我已经记不清我写过多少篇关于MPLS流量工程或BGP-free core的文章,但还是有很多人评论“我不认为MPLS有未来”或“我认为SD-WAN将取代MPLS”。

然而,MPLS不会很快消失。

就其价值而言,我不认为SD-WAN会“杀死”MPLS VPN。SD-WAN和MPLS VPN都有各自的用例,各有优缺点。只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解决方案可能会比另一种更受欢迎。

Category: 5G承载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 有问题就有答案,点击提问 →

博主
李东霏
【香农信息技术研究院】

标签

4G 5G 5G NR 5G前传 5G承载 6G 50G PON 400G 800G DWDM F5G FDD FlexE G.654E G.709 GPON ISI LTE MIMO MPLS ODN Open RAN OSNR OTN PON ROADM Segment Routing SPN SRv6 TDD WDM 光与技术 光模块 光纤 区块链 华为 参考信号 同步 天线增益 数据中心 波长 相干技术 空芯光纤 诺基亚 路由器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友情链接:通往ICT之路文库,大功率电源培训,

© 2025 ICT百科 | 蜀ICP备2020035321号-1
微信支付
请使用 微信 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