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CT百科

通信与信息领域内的知识性网站

Menu
  • 首页
  • AI与算力
  • 光纤
  • 无线移动
    • 3G
    • 5G
    • 4G
    • xRAN
  • 6G
  • 光通信
    • WDM
    • PON
  • 交换路由
  • 半导体
  • 光器件与模块
  • 核心网
  • 原理
  • 物联网
  • 云计算
  • 通信人物
  • 设计与工程
  • 科谱
  • 通信百科文库
  • 通信企业
Menu

OSI模型:是理论巨人还是实践矮子?

Posted on 2024-04-202024-04-20 by 李, 东霏


在刚毕业那会儿,大概是2011年左右,我还是个网络小白,才接触OSI模型,想着能靠它驰骋网络江湖。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真的很少用到这玩意儿。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方面我还是小白吧。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不过,说实话,这OSI模型,看着挺高大上的,分层思想啥的,听起来挺牛。但用到它的机会真不多。我印象中用到最多的时候,是在给公司刚校招进来的,如我一样的非科班新同事讲如何学习TCP/IP方面的知识时。

但在后面的工作中,总有人跟我说,OSI模型多有用啊,网络问题分析一抓一个准。真的吗?

我觉得,它也就告诉我们网络层得建立在稳定运行的数据链路层上,数据链路层又得靠物理层撑着,这样数据才能从一个主机跳到另一个。IP协议怎么在物理链路上跑,怎么用来排查故障,这些确实重要。但这些都是通用的分层概念,不是OSI模型独有的。比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采用了类似于OSI模型的分层结构,还有SANA模型、DoD模型等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那OSI模型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啥新鲜玩意儿呢?至少我从没听谁说过:“这个协议在物理层,所以它就得这么干……”或者“这个协议属于网络层,它的工作原理就是……”之类的。同理,我也没听过:“这个协议在表示层,它的作用就是解决……”这种说法。

OSI模型,也就告诉我有哪些层,这些层之间有个接口。然后呢?然后就没了。它没告诉我这些层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也没告诉我该怎么解决。你说OSI模型能帮我理解每层的功能,或者每层解决的问题吗?

在理解每层功能方面的确有点用,但作用真的有限,在解决问题上,真的很少引用OSI模型来解决问题。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更令人困惑的是,我们如何处理OSI模型中的隧道问题?理论上,咱们可以把低层的协议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塞进同一层或者更高层的另一个协议里,这样中间节点的封装协议信息就被藏起来了。

但你知道吗?在OSI模型里,这种“层中层”的概念是不存在的。递归?在OSI模型里可没这玩意儿,它主要描述的是接口,而不是功能。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比如说,通过OSI模型,你能解释BGP和OSPF这些协议到底属于哪一层?我反正是解释不清楚。

TCP带有端口号(套接字号),用来决定哪个应用接收数据,这难道不是在给应用“喂饭”吗?但具体怎么喂,得看TCP是跟HTTP混还是跟FTP混。以太网到底属于物理链路层还是数据链路层?这两个不应该是不同的协议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并不是说OSI模型不值得学习,只是认为它在设计、构建或管理网络、协议或协议栈方面并没有特别大的用处。

OSI模型的好处在于它让我们有了分层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接口到接口、主机到主机、应用程序到应用程序的通信方式。但是,OSI模型是理解网络工作方式的强大基础模型吗?恐怕不是。它更像是个启蒙老师,带我们入了门,但真要深入研究网络,还得靠咱们自己多实践、多摸索。

所以,在你看来,OSI模型到底是理论巨人还是实践矮子?

Category: 5G承载, 交换路由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 有问题就有答案,点击提问 →

博主
李东霏
【香农信息技术研究院】

标签

4G 5G 5G NR 5G前传 5G承载 6G 50G PON 400G 800G DWDM F5G FDD FlexE G.654E G.709 GPON ISI LTE MIMO MPLS ODN Open RAN OSNR OTN PON ROADM Segment Routing SPN SRv6 TDD WDM 光与技术 光模块 光纤 区块链 华为 参考信号 同步 天线增益 数据中心 波长 相干技术 空芯光纤 诺基亚 路由器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友情链接:通往ICT之路文库,大功率电源培训,

© 2025 ICT百科 | 蜀ICP备2020035321号-1
微信支付
请使用 微信 扫码支付